





《時代》雜志于5月6日評選出了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50 款科技制品(gadget),它們均對關聯行業和行業產生了很強的影響,擔當了業內標桿和領航者的角色。
在這份榜單中,從打字機到虛擬現實頭盔,橫跨半個世紀的區別制品有了一次同臺競技的機會。各位最熟練的蘋果、索尼、IBM、摩托羅拉和任天堂都榜上有名。以下就從倒序起始,和博主一塊分析這些革命性的制品,感受科學的力量!
P.S.《時代》原標題為:The 50Most Influential Gadgets of All Time
NO.50
Google Glass ——可穿戴設備
谷歌眼鏡(Google Project Glass)是由于谷歌機構于2012年4月發布的一款“拓展現實”眼鏡,它擁有和智能手機同樣的功能,能夠經過聲音掌控拍照、視頻通話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網沖浪、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等。
然而在2015年1月19日,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鏡的“探索者”項目。但Google Glass 將加強現實(AR)技術帶到了咱們身邊,亦讓咱們認識到AR技術的發展前景,因此呢GoogleGlass還是值得肯定的。
【Google Glass拆解圖】
NO.49
Makerbot Replicator——3D打印機
MakerbotReplicator 是美國Makerbot機構于2014年1月CES大會上發布的MakerBot第五代制品之一,MakerBot Replicator 在可打印體積上比第四代大11%,并加入了無線和以太網功能,融合了云計算技術,不僅支持移動APP應用程序,亦能經過APP應用程序實現打印的遠程監控。
它是首款將3D打印技術普及開來的3D打印機,由于它不到2000美元。Replicator運用了類似噴墨打印機的技術來擠出熱塑料,構建影像藝術品、機械零部件這般的3D對象。該機構的設備幫忙將3D打印技術推入了主流,如今3D打印機已然作為許多美國教室的標準配置之一。
NO.48
Segway——平衡車
國內亦叫體感車、思維車、平衡車等。是一種電力驅動、擁有自我平衡能力的個人用運輸載具,是都市用交通工具的一種。運作原理重點是創立在一種被叫作為“動態穩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亦便是車輛本身的自動平衡能力。以內置的精細固態陀螺儀(Solid-State Gyroscopes)來判斷車身所處的姿勢狀態,透過精細且高速的中央微處理器計算出適當的指令后,驅動馬達來做到平衡的效果。
Segway 被定義為「處理最后一英里的交通問題」的代步工具,它讓步行亦變得過時了。
【Segway 爆炸圖】
圖源:everychina
NO.47
Yamaha Clavinova——數碼鋼琴
雅馬哈 Clavinova 數碼鋼琴將小型撥弦鋼琴的外觀和緊湊型與現代的科技品質結合在了一塊。隨著人們對音樂素養和家庭空間追求,Clavinova 已然作為了非常多父母放入家中的首選,畢竟它還能免除你守護的職責。
它采用了RGE音色引擎技術、純音CF采樣技術、動態立體聲技術等先進技術,研發漸層式錘感鍵盤系列(GHS鍵盤、GH鍵盤、GH3鍵盤)完美還原真實鋼琴的觸感。
圖源:Yamaha官網
NO.46
DJI Phantom「精靈」——無人機
獨一上榜的中國機構。來自中國的廠商大疆,無人機技術已然位列世界前列。其最新的精靈 4 能夠不消人工干涉就能避開阻礙物,這會使它更易操作。
關聯閱讀:無人機產業鏈透視(企業,結構,材料,應用……)你想曉得的都在這!
NO.45
RaspberryPi「樹莓派」——研發板
無表示屏、無鼠標、亦無鍵盤,Raspberry Pi最大特點莫過于價格便宜,僅35美元的Raspberry Pi非常適合教育行業。因此呢Raspberry Pi是一款針對電腦業余興趣者、教師、小學生以及小型企業等用戶的迷你電腦,預裝Linux系統,體積僅信用卡體積,搭載ARM架構處理器,運算性能和智能手機相仿。
直迄今日,無任何一款同類制品能達到Raspberry Pi 的高度,能供給讓人驚異的硬件性能和海量的網絡支持。
NO.44
Nest——溫度調節器
第1款真正吸引公眾消費者的智能家居制品。
由iPod 之父 Tony Fadell 在 2011 年推出,Nest Learning Thermostat智能恒溫器能夠自動掌控暖氣、通風及空氣調節設備(如空調、電暖器等),讓室內溫度恒定在你設定的溫度。
Nest內置了多種類型的傳感器,能夠不間斷的監測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線以及恒溫器周邊的環境變化。Nest恒溫器還支持聯網,這就寓意著你能夠運用手機對其進行遠程遙控,但暫時僅支持iOS和Android設備。
【Nest2.0拆解圖】
NO.43
Osborne 1——電腦
世界上第1臺便攜式電腦(筆記本雛形),1981年4月由Osborne機構發布。
該便攜電腦重達24磅(約11.34千克),當時售價為1795美元,運用4MHZ的處理器,持有64kb內存、4K字節的ROM。
它設計了一個超袖珍的內置表示屏,當然這個表示器是顯像管(5寸單色表示器)技術而非LCD(LiguidCrystal Display 液晶表示器)的。它內置了兩個5.2英寸軟盤驅動器,IEEE-488接口、RS-232C接口、Modem接口、可拆卸式全尺寸鍵盤。
Osborne電腦機構亦曾是硅谷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的機構。但由于理念太過超前,機構在經營不到30個月后就分崩離析。
NO.42
Fitbit——可穿戴設備
Fitbit 將計步器帶入了數字時代它是第1款支持WindowsPhone平臺的智能手環。
這家機構的第1款制品誕生于 2009 年,它能幫你計算步數、卡路里和睡覺狀況,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直接經過藍牙同步數據,能讓你容易地將數據上傳至它的網站,這般你就能夠得到關聯數據的分析。功能亦與Android和iOS版完全一致。
在過去的一年,Fitbit 的制品賣出了2000 萬。
【Fitbit拆解圖】
NO.41
Roku——Netflix 播放器
最優秀的流媒介盒子,它的頻道庫幾乎涵蓋了(美國)所有主流的視頻和音樂服務,持有超過1000款應用。速度超快,Roku的跨平臺搜索亦是一項特殊功能。
Roku遙控器含耳機插孔,此功能深受客戶歡迎。
NO.40
Sony Discman D-50——便攜 CD 播放器
1984年11月1日發售,在一路低迷的CD播放機市場上它的營銷情況超乎預料的好。D-50和SONY有源音箱的搭配居然作為了當時紅極一時的小型CD播放器具組合。與此同期,SONY機構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成功的降低了生產成本,起始贏利。推動CD錄音格式進入了正規的發展軌道。
NO.39
Oculus Rift——虛擬現實頭盔
Oculus Rift 是一款為電子游戲設計的頭戴式表示器。OculusRift 引領了行業的潮流,由于這款設備很可能改變將來人們游戲的方式。Facebook 花了 20 億美元收購了Oculus Rift的母機構。這使得Oculus Rift達到真正的民用級別的進程進一步加快。
Oculus Rift擁有兩個目鏡,每一個目鏡的分辨率為 640×800,雙眼的視覺合并之后持有 1280×800 的分辨率。并且擁有陀螺儀掌控的視角。
【Oculus Rift DK2 拆解圖】
NO.38
Apple iBook——筆記本電腦
iBook是蘋果電腦機構出品的一款筆記本電腦。它是第1臺配備無線網絡的筆記本電腦。蘋果掌門人喬布斯無疑將iBook視為其得意門生,由于從iBook誕生迄今,已然在全世界各個角落為蘋果機構賺取了超過全年47.9%的凈利潤。
NO.37
Motorola Dynatac 8000x——便攜tel
摩托羅拉DynaTAC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機,DynaTAC 8000X重2磅,通話時間半小時,營銷價格為3,995美元。一款值得被銘記的制品。
NO.36
Palm Pilot——PDA
風極一時的掌上電腦,奔邁是palm的中文譯名,奔邁是PDA的一種,一個操作系統,是三大主流移動設備操作系統之一。這一系列的制品有PalmPilot1000和PalmPilot 5000兩款,采用MotorolaDragonball 16MHz處理器,配備有128K內存(5000為256K),表示屏為單色2級灰度STN材質,擁有160*160分辨率,無背光。
事實上,Palm Pilot 1000 并不是第1款掌上電腦(PDA),Apple Newton 就先于它顯現,然則它卻是第1款大眾皆想購買的這類制品。
NO.35
HP DeskJet——打印機
DeskJet 不是世界上第1臺噴墨打印機,但 995 美元的售價讓噴墨打印機作為了 PC 用戶能夠消費得起的制品。
NO.34
Nokia 3210——手機
史上最暢銷手機之一。世界銷量排名第2名:Nokia3210,1999年上市,營銷1億6千萬臺。它持有流行且易用的設計,機身堅固耐用,功能在當時來講亦是極為先進的。諾基亞 3210總重量僅有153克,最大特點是可自由更換區別顏色的機殼,更加是全世界首臺無外置天線的手機。
【Nokia 3210 拆解圖】
NO.33
JerroldCable Box——有線電視盒
這不是調音臺,而是世界上第1臺電視遙控器。用戶經過在木制的操作面板上滑動滑塊來調節區別頻道。
NO.32
Nintendo Wii——游戲機
游戲機界的老大之一,是任天堂繼GameCube后,將會推出的第五個家用電視游戲機。它的掌控器,能夠對它的位置進行三維空間偵測,這項新概念在過去的電視游戲機中從未顯現過。當年Wii能夠算第1代的體感操作游戲制品,不外后來還是不敵索尼家的PS。
【Nintendo Wii拆解圖】
NO.31
Sony PlayStation——游戲機
日本Sony(索尼)旗下的索尼電腦娛樂SCEI於1994年12月3日發售的家用電視游戲機,現已作為最出名的家游制品之一。它此刻有四款核心家用游戲機,外加媒介中心、在線服務、一系列掌控器、兩款掌上游戲機和手機,以及多種雜志。
系列首款主機PlayStation在首發9年6個月后出貨突破1億,是第1款達成此記錄的電子游戲機
【Sony PlayStation 拆解圖】
NO.30
Toshiba SD-3000——DVD 播放器
1996 年面世的第1臺面向市場的 DVD 播放機,東芝擺脫了磁帶噪聲大和易纏卷的麻煩,DVD 在 12 厘米直徑的圓盤上就能為咱們呈現一部完整的數字電影了。
NO.29
TiVo——數字錄像機
TiVo是美國Teleworld機構所研發的一種數字錄象設備,它能幫忙人們非常方便地錄下和篩選電視上播放過的節目。TiVo自帶Linux操作系統,供給即時錄影、預約錄影等功能。并得到美國艾美獎交互電視設計杰出成就獎。
NO.28
Amazon 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Amazon 于2007年11月19日以 399 美元的價格推出了 Kindle 第1代。第1批存貨在五個半小時內被營銷一空。配備了六英寸(對角線)四級灰度表示屏,內置 250MB 存儲空間,還是獨一一款能經過 SD 卡槽擴展內置存儲容量的型號。
Kindle深深地改變了咱們的閱讀習慣,亦開啟了亞馬遜的硬件制造之路。
NO.27
Polaroid「拍立得」——相機
寶麗來公司由美國理學學家艾爾文·蘭德于1937年成立,1944年開發出即時攝影技術。1972年,寶麗來推出SX-70袖珍型即時影像相機,隨即風靡世界,到70年代中期時共售出了600萬臺。
40 數年過去了,「拍立得」依然得到了青年人的追捧,而非常多像 Instagram 同樣的 app 亦在經過濾鏡的方式進行致敬。
NO.26
Commodore 64——電腦
Commodore 64是Commodore International在1982年8月發行的8位元家用電腦,是歷史最為暢銷的單體計算機(無屏幕),以595美元發售。Commodore 64具備64 KB(65,536 字節)RAM、及比當時IBM PC兼容機優勝的聲音和圖像。經過連接電視機,這臺 8 位電腦以相對優惠的價格推動了個人電腦的普及。
【Commodore 64 拆解圖】
NO.25
Apple iPad——平板
iPad是由于蘋果機構于2010年起始發布的平板電腦系列,定位介于蘋果的智能手機iPhone和筆記本電腦制品之間。iPad 不是第1款平板電腦,但它和之前推出的制品都有很大的區別。在這之前,無論是運用手寫筆操作的 GriDPad 和 Palm Pilot,還是微軟在 2002 年推出的運行 Windows XP 系統的平板,都無完美適配觸摸屏的操作界面,況且制品本身常常更加笨重。
【iPad Air爆炸圖】
NO.24
BlackBerry 6210——手機
BlackBerry 6210是第1款將網絡瀏覽與郵件體驗整合在一塊的手機制品。6210 讓用戶在一部手機上就能完成打tel、發短信、收發郵件、瀏覽網頁和管理日程等操作。
NO.23
Phonemate 400 ——應答機
1971年,PhoneMate推出了半千克重的Model 400,它是第1款針對家庭設計的應答機,它能夠儲存 20 條語音信息,它準許用戶經過耳機收聽語音郵件。
NO.22
TomTom——GPS
2000年,在GPS技術公開后,TomTom變成為了導航界最為成功的經典案例之一。TomTom Start 45 便是那個時代極具表率性的制品。
NO.21
IBM Thinkpad 700C——筆記本電腦
1992年10月5日面市的ThinkPad700C 是IBM第1臺以ThinkPad命名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領導移動計算技術發展的歷程從此起始。強勁的處理器、10.4 英寸的屏幕和「小紅點」的設計,始終是網友們心目中的ThinkPad獨特形象。
NO.20
Motorola Droid——智能手機
在 Droid 之前已然有了 Android 手機的存在,但摩托羅拉的Droid是第1款推向普羅公眾的制品。它有觸摸屏幕,支持觸控輸入,搭載安卓系統。機身厚度創記錄的僅有13.7毫米,還一舉作為了當前最薄的側滑蓋全鍵盤手機。屏幕采用3.7英寸TFT材質FWVGA(480 x 854 pixels)屏
此后Android 才逐步作為了 iOS最大的競爭對手。因電信機構 Verizon 的大力推廣,它在上市之后的一月中就賣出了近 80 萬臺。
【摩托羅拉Droid 2 拆解圖】
NO.19
JVC VideoMovie——便攜攝像機
JVC 在 1983 年推出的 VideoMovie 攝像機,它是首部一體化的攝錄機,而不消外置配件,將家庭式攝錄文化帶進世界。
NO.18
Motorola Bravo——尋呼機
當手機顯現之前,尋呼機讓人們相隔很遠亦能找到對方。Bravo Flex于1986年推出,它作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尋呼機,到了20世紀90年代,持有一臺尋呼機作為身份的象征。
NO.17
IBM Selectric——打字機
1961年7月31日推出的Selectric電動打字機是打字機界無可爭議的游戲規則顛覆者。Selectric電動打字機由2800個部件構成,研發耗時7年。當用戶打完字之后,打印頭會自動回到行首位置,Selectric電動打字機還被認為啟發了此刻的文字處理程序。在 1964 年的時候,磁帶模式讓這臺打字機持有了能夠儲存資料的功能。
NO.16
Nintendo Game Boy——便攜游戲機
Gameboy在1989年4月6日面世,是任天堂機構的第1代便攜式游戲機。當時四色黑白屏幕,CPU為8位元,游戲卡最大容量亦不外32MB。現正GB系列游戲機總營銷量已然超過兩億臺,是世界上最暢銷的電子游戲機。
NO.15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NES」——游戲機
俗叫作紅白機。截止2003年,NES全世界累計銷量超過了6700萬臺。NES的顯現給電子游戲界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亦奠定了任天堂在當今游戲界的領袖地位。
NES采用了灰色正方形的設計,游戲卡帶接口由小型豎式接口改成為了大型橫式接口,能夠自由替換區別的周邊。NES運用一顆理光制造的8位的2A03NMOS處理器和理光研發的圖像掌控器(PPU),有 2KB 的視頻內存,調色盤可表示 48 色及 5 個灰階。
【NES 主機手柄 拆解圖】
NO.14
US Robotics Sportster 56K——調制解調器
在寬帶之前,互聯網世界被撥號調制解調器統治,例如Robotics Sportster,它是許多家庭進入網絡的門戶。
NO.13
Atari 2600——游戲機
現代游戲機的始祖。Atari 2600是雅達利(Atari)在1977年10月發行的一款游戲機,是史上第1部真正道理上的家用游戲主機系統。它有著黑色仿實木的盒子外觀,包含了一對標志性的數字操作桿和一個由電腦掌控的對手,作為電子游戲第二世代的表率主機。其中經典的游戲包含Adventure、碰碰彈子臺、爆破彗星和Pac-Man等。
【Atari 2600 拆解圖】
NO.12
Philips N1500——錄像機
1972 年就由飛利浦機構推出的錄像機N1500標志著磁帶錄像機起始邁向成功之路。它是第1款能做到將電視上的內容錄制到方形的盒式錄像帶中的設備,它運用一個正方形的磁帶盒和半英寸(1.3厘米)磁帶,有一個小時的記錄容量。
NO.11
Canon Pocketronic——計算器
1970年 推出Canon Pocketronic 計算器,它的售價高達 345 美元(相當于今天的 2165 美元)。當時,它的3塊電路板只能完成加減乘除這四種任務。
NO.10
Magic Wand——震動棒
Magic Wand 可能是日立機構 20 世紀 60 年代以后最出名的制品了,即便日立選取刻意與之保持距離,Magic Wand依然作為了有史敗興最具標志性的情趣玩具之一。Magic Wand的營銷定位是私人按摩器,它重約544克,長30.5厘米,頂端和乒乓球差不多大。其機身材質為硬塑料,有高低兩種震動頻率可調(6000/4000次每分鐘)。
NO.9
Apple iPod——MP3 播放器
iPod是蘋果機構設計和營銷的系列便攜式多功能數字多媒介播放器。iPod系列中的制品都供給設計簡單易用的用戶界面,除iPod touch與第6-8代iPod nano外皆由一環形滾輪操作。iPod 不是第1臺 MP3 播放器,但它讓無數的音樂興趣者放棄了 CD 播放器。iPod 的重要性遠超過音樂本身,它開啟了蘋果的新時代。
【iPod classic 拆解圖】
NO.8
Kodak Brownie「布朗尼」——照相機
誕生于 1900 年,布朗尼發明了“Snapshot”這個概念,憑借著簡易的操作方式和優惠的價格(1 美元),讓攝影變得便攜、輕巧、從此作為了公眾生活的一部份,歷史的紀錄與塑造亦翻天覆地的變化。
NO.7
Regency TR-1——晶體管收音機
在 1954 年上市,RegencyTR-1 是第1款運用晶體管的便攜收音機,憑借著小巧的體積和當時非常先進的晶體管技術,Regency TR-1似乎在一晚上之間就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
NO.6
Victrola——留聲機
Victor Talking Machine機構的Victrola讓音頻播放器走進千家萬戶,隱匿式的擴音器融入到了木制底座中,讓它看上去就像一件古樸的家具,古典音樂家和歌劇演奏者都對它趨之若鶩。
NO.5
IBM Model 5150——個人電腦
IBM的首款個人電腦Model 5150是PC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采用了英特爾的8088 CPU、16位處理器。IBM供給了多個操作系統,包含CP/M(亦被叫著P-System)操作系統,以及一款被IBM叫作為PC-DOS的新型操作系統。
更重要的是,彼時 IBM 決定將 DOS系統授權給其他制造商,直接引起了「IBM 兼容機」的誕生,亦是此刻所有非蘋果PC的前身。
NO.4
Sony Walkman——磁帶隨身聽
WALKMAN隨身聽指的是體積小、重量輕便于隨身攜帶進行收、錄、放聲音的器具30年前第1臺Walkman誕生于Sony機構,從此標志著便攜式音樂理念的誕生。
1984年,Sony首創CD Walkman,并于1992年推出MD Walkman,并繼續在全世界處在第1名的地位。
NO.3
Apple Macintosh「麥金塔」——個人電腦
1984年1月24日發布,麥金塔是蘋果電腦繼LISA后第二部運用圖形用戶界面(GUI)的電腦。而麥金塔是第1臺持有圖形操作界面、易用的鼠標和友好的外觀設計的電腦。默認操作系統名為SystemSoftware,至7.5.1正式改名為Mac OS。
迄今為止,蘋果機構仍沿用“Mac”以命名其所設計生產的個人電腦。
【Apple Macintosh 拆解圖】
NO.2
Sony Trinitron「特麗瓏」——電視
1968年,索尼推出了Trinitron特麗瓏,它是世界上第1款彩色電視,當時彩色電視機銷量總算起始井噴。「特麗瓏」電視還是第1臺贏得艾美獎的電視機,截止1994年,索尼賣出了超過1億臺電視機
NO.1
Apple iPhone——智能手機
iPhone,是美國蘋果機構開發的智能手機,它搭載iOS操作系統。第1代iPhone于2007年1月9日由蘋果機構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發布,并在2007年6月29日正式發售。
iPhone 開啟了一個由觸摸屏引領的新時代,不外真正讓 iPhone 如此出色的是它的操作系統以及隨后推出的 App Store 應用商店。iPhone 讓移動 app 變得非常流行,它永久地改變了咱們交流、玩游戲、購物、工作和完成非常多平常工作的方式。
【iPhone 6s爆炸圖】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文案為本公眾號原創或按照網絡搜集編輯整理,文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觸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咱們聯系!文案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表率本公眾號贊同或支持其觀點。本公眾號持有對此聲明的最后解釋權。